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三十九章ㆍ上德不德章

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神學版第三十九章上德不德章】
【意識形態論】:
先論上德有德下德無德;次論上德是無為法,仁義禮皆有為法;再論禮為強迫;後論失道才講德仁義禮;結論當棄禮及前識而擇道。
第三九章
第一句
上德[1]不德[2]
那「最上等的『蒙賜道靈(聖靈)者』」,他們將自己所獲得的「道靈(聖靈)」,毫不藏私地,全都無條件「發放分享」給別人,他們自己身上因此「不具有道靈(聖靈)」,
第三九章
第二句
是以[3]有德[4]
也因此,「道、泛生神」就「自然而然」灌注更多「道靈(聖靈)」在他們身上,如此他們反而獲得了「更豐盛」的「道靈(聖靈)」,而「有道靈(聖靈)」;
第三九章
第三句
下德[5]不失德[6]
那「最下等的『蒙賜道靈(聖靈)者』」,他們因為捨不得「失去道靈(聖靈)」,而將他們自己所獲得的「道靈(聖靈)」,全都「私藏」在自己身上,完全不肯「發放分享」給別人,
第三九章
第四句
是以無德[7]
但是,當他們在心中拒絕「發放分享」的一念之間,他們不但遮擋了「道靈(聖靈)」培育天地萬物的「至善至大能量」的流通,也徹底背棄了「道、泛生神」;因此他們原本擁有的「道靈(聖靈)」,便「自然而然」流回「道、泛生神」,他們也因此不再擁有絲毫的「道靈(聖靈)」,因而他們完全「沒有道靈(聖靈)」。
第三九章
第五句
上德無為[8]
那「最上等的『蒙賜道靈(聖靈)者』」,他們的「所本」就是基於「無為法」的「沒有執知妄造」,而將自己所獲得的「道靈(聖靈)」,毫不藏私地,全部「發放分享」給別人,才因此能成為「上等的『蒙賜道靈(聖靈)者』」,
第三九章
第六句
[9]無以為[10]也;
而且他們在「布德施教」的「所行」時,同樣也是使用完全順服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「沒有執知妄造」的「無為法」;
第三九章
第七句
上仁[11]為之[12]
那「最上等的愛人愛物的仁者」,他們的「所本」就是使用「溫良利他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來「執知妄造」出他們自己那「溫良利他意識形態」的「愛人愛物的仁」,
第三九章
第八句
[13]無以為[14]也;
但是,他們在「布仁施教」的「所行」時,卻又想要使用「沒有執知妄造」的「無為法」,因為他們,確實「有心」要超越人的「意識形態」,但是從源頭來看,他們所推行的「愛人愛物的仁」,其本質就是以人的「溫良利他意識形態」,來抵擋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「沒有德、沒有道靈(聖靈)」的「有執知妄造」的的「有為法」,所以他們是「矛盾」而「行不通」的;
第三九章
第九句
上義[15]為之[16]
那「最上等的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的義者」,他們的「所本」就是使用「有為法」,來「執知妄造」出他們自己那「正邪意識形態」的「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的義」,
第三九章
第十句
[17]有以為[18]也;
他們在「布義施教」的「所行」時,又還是使用「有執知妄造」的「有為法」;因為他們「頑固而強硬」地堅持自己那「正邪意識形態」的「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的義」,而以自己為「正義」,視反對者為「不義」;
第三九章
第十一句
上禮[19]為之[20]
那「最上等的貴賤儀式的禮者」,他們的「所本」就是使用「有為法」,來「執知妄造」出他們自己那「階級意識形態」的「貴賤儀式的禮」,
第三九章
第十二句
[21]莫之應[22]也,
一旦有人不願意「附和接受」他們那「階級意識形態」的「貴賤儀式的禮」,
第三九章
第十三句
[23]攘臂而按之[24]
他們就會捲起衣袖,奮出臂膀,使用「強權暴力」,來「拖拉壓制」別人,強迫別人「屈膝跪拜」他們!
第三九章
第十四句
[25],失道[26]
當世界人類一旦「沉淪墮落」到,用「貴賤儀式的禮」,來強迫別人「屈膝跪拜」的地步,如此,這個世界就完全「背棄失離」了「道、泛生神」!
第三九章
第十五句
失道矣[27]!而後[28]德;
一旦世界人類「背棄失離」了「道、泛生神」啊!然後就會有些背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失道者」,站出來標舉「道靈(聖靈)」,整天「高倡」那「靈洗、靈修、通靈、附靈、靈異、修煉靈力」等「背道貪靈、背神貪靈、棄道吃靈、棄神吃靈」的事,而完全「背棄失離」了「道、泛生神」;
第三九章
第十六句
失德而後仁;
一旦世界人類「背棄失離」了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道靈(聖靈)」,然後就會有拒絕「道靈(聖靈)」的「唯我論」的「失德者」,站出來標舉「溫良利他意識形態」的「愛人愛物的仁」;來「高倡」那「以自我為中心」,進而「推己及人」,所以不需要「道、泛生神」和祂的「道靈(聖靈)」,的「仁愛」;
第三九章
第十七句
失仁而後義;
一旦世界人類「沉淪墮落」到,連「愛」都沒有了,因而「失去」了「愛人愛物的仁」,然後就會有些連「愛」都沒有,卻只想「以理服人」的「不仁者」,站出來「高倡」那「正邪意識形態」的「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的義」,來講「正義」;
第三九章
第十八句
失義而後禮。
一旦世界人類「沉淪墮落」到,連「正義」都沒有了,因而「失去」了「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的義」,然後就會有些連「正義」都沒有,卻只想「以力服人」的「不義者」,站出來「高倡」那「階級意識形態」的「貴賤儀式的禮」,來講「禮敬」。
第三九章
第十九句
[29]禮者[30]
那「規範階級」的「貴賤儀式的禮」;
第三九章
第二十句
忠信之薄[31]也,
它根本就不是源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情與誠信」,而是偽充「真情與誠信」的「淺薄偽飾」;也就是說,那「貴賤儀式的禮」,完全是「膚淺浮薄、虛偽作假」的「假真情與假誠信」,
第三九章
第二一句
[32]亂之首[33]也。
那「禮」的「淺薄偽飾」,以及那「禮」的「暴力強迫」本質,更是造成世界上一切「反逆叛亂、兵災內戰」的「罪魁禍首」。
第三九章
第二二句
前識[34]者;
那「仁、義、禮」,這類由人的「知、知識」所形成,而「居於先導地位」的「高級意識形態」,也就是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;
第三九章
第二三句
道之華[35]也,
它們根本就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是被那些背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無道者」,拿來冒充「道、泛生神」,並且假裝它們是「至大無外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;而用「大德大恩,大仁大愛,大正大義,大禮大敬」等種種「大」的名目,來矇騙世人的「花樣假象」,
第三九章
第二四句
[36]愚之首[37]也。
那「仁、義、禮」,這些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,也是讓全世界人類受到「迷惑、欺騙」與「遮擋、矇蔽」,而完全失離「道、泛生神」,最後變成「無明愚昧」的「罪魁禍首」。
第三九章
第二五句
是以[38],大丈夫[39][40][41][42]
所以,「有志節的人」,立身在那「堅固實在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,
第三九章
第二六句
[43]不居其薄[44]
他唯獨不立身在那「淺薄偽飾」的,更會造成「反逆叛亂、兵災內戰」的「貴賤儀式的禮」;
第三九章
第二七句
居其實[45]
「有志節的人」,應當立身在那「真理實法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的「實學」,
第三九章
第二八句
不居其華[46]
他絕不立身在那「花樣假象」的,會讓人「無明愚昧」的「仁、義、禮」等,這類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的「虛學」。
第三九章
第二九句
故,去彼[47],取此[48]
因此,我們要「去除『非』,擇取『是』」。也就是說,在「去除」與「擇取」之間,我們要「去除」不好的「仁、義、禮」這些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而為自己「選擇」好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。
       
 

 
 

 

[1]上德:最上等的『蒙賜道靈(聖靈)者』也。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本身是樸,所以全都是聖潔純淨的,所以「德、道靈(聖靈) 」本身絕對沒有上等或下等之分,因此這裡講的「上德」,是指「上德者,上德的人」,人因為所獲得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之多少,而有上下等級之分,不是指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有上下等級之分。從本章「上禮為之,而莫之應也,則攘臂而按之」這句話,就可以很清楚看出「上禮」指的是人,不是指「禮」本身,因為是人所以才能「攘臂而按之」。所以本章所講的「上德、下德、上仁、上義、上禮」所講的就是「上德者、下德者、上仁者、上義者、上禮者」,所以全都是指人。上:最也,最上等的也,最優異的也。《淮南子.氾論訓》:「令行為上。」注:「上,最也。」
[2]不德:不具有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也。「上德」不是一個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密閉儲存工具,「上德」是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開放流通工具,是一個虛而能容的幽谷甘泉,所以「上德」從「道、泛生神」那裡,獲得了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他立刻就毫不藏私地,將這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毫無條件發放分享給別人,所以「上德」完全沒有為自己儲存任何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在自己的身上,這就是「上德」不具有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原因。所以「上德」不會讓你一看,就覺得他像是一個藏有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而面無表情、道貌岸然的硬綁綁保險箱,「上德」只會像和風像甘露一樣,不停地用自己的良能,滋潤著他身旁的人和事,旁人甚至不會感覺到個人是個「慈濟者、慈善家」,因為他的身上不會存留有可以「慈濟、慈善」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而讓你足以察覺到,他們不會穿著細軟光鮮的衣服,站在街口行善以引人注目,所以聖師老子說:「聖人被褐而懷玉。」
[3]是以:所以也,因此也。
[4]有德:具有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也。「上德」是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流通工具,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不停地澆灌在他的身上,「上德」也不停地將他從「道、泛生神」那裡獲得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從自己身上,完全發放分享給一切眾人,這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雖然看似在「上德」的身上一進一出,實際上卻是充充足足,源源不絕,從來沒有在「上德」的身上少了一絲一毫,甚至「上德」發放發放分享給一切眾人的越多,就表示他供應給一切眾人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器量也越大,所以他在他身上經過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就越多,相對的就表示「道、泛生神」澆灌在他的身上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也越多,所以說「上德」才會因此而具有充足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。這就是老子神學所主張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越是發放分享給別人,自己擁有就越多的第七十九章:「聖人無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予人己愈多」的「發放分享」道理。「發放分享」是信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信仰根基,「發放分享」自己的利益給一切眾人而讓眾人獲得利益,是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澆灌的必然過程。沒有讓一切眾人獲得自己利益的「發放分享」,就沒有對「道、泛生神」信仰,不在「發放分享」自己的利益,而讓一切眾人獲得利益的狀態之下,所呈現的任何個人行為表現,都不可能是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澆灌之下的表現。所以對老子神學而言,那些異教的「起乩、亂語、靈語、靈舞、顫抖、暈倒」都不是正在「發放分享」自己所擁有的利益給一切眾人獲利,而是他們「背道貪靈、背神貪靈、棄道吃靈、棄神吃靈」,不肯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正當地獲得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卻想要以自己的力量,貪心地抓取那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因而被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拒斥,造成自身受沖擊,而出現的怪異而且違背「道、泛生神」之「正常、綱常」的詭動,「起乩、亂語、靈語、靈舞、顫抖、暈倒」以及類似的詭動,絕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所會有的動作,「道、泛生神」所擁有的是「正常、綱常」的「常」的活動,絕不會作「違常、反常」的事,所以這些「起乩、亂語、靈語、靈舞、顫抖、暈倒」以及類似的詭動,絕不是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「正常、綱常」活動。
[5]下德:最下等的『蒙賜道靈(聖靈)者』也。「下德」不是作惡的人,「下德」是那有善行卻慳吝的人,「下德」之所以有一個「德」字,表示他也曾蒙「道、泛生神」賞賜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但「下德」一獲得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便像一個密閉的容器,將這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私藏起來,慳吝地不肯發放分享給別人,如此他便阻礙了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流注行動,凡是阻礙了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流注行動,便等於是對「道、泛生神」的背棄,因此「道、泛生神」便自然而然不再將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灌注到「下德」這個密閉的容器,而原本所想私藏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也自然而然毫無阻礙地流回到「道、泛生神」那裡,所以「下德」就再也沒有私毫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而變成「無德」的人了。
[6]不失德:不發放德也,不施捨德也,這裡引申為不肯將自己獲得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發放出去,而分享给別人。失,放也,發放也,這裡是指將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發放分享給別人也。《集韻》:「失,放也。」放,發放也,捨也,施捨也。《增韻》:「放,捨也。」《管子.小問》:「桓公放春三月,觀于野。」注:「春物發放,故曰放春。」
[7]無德:沒有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也。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像和風像甘露般,在天地之間巡行,普潤天地萬物,「下德」卻將流經他身上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私藏起來,不讓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流通,卻不知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是私藏不住的,人一旦為了私藏,而封閉了自己,那就不再具有虛淨的體,不是虛淨的體就再也留不住絲毫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所以他就連絲毫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也沒有了。
[8]無為:沒有執知妄造也,沒有執著自己所知而強作妄造也,完全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無為法」也,柔和的「無為法」也。老子神學凡出於「道、泛生神」而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之法門,即是「無為法」。「上德」將自己獲得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發放出去,而完全分享给別人。這就是完全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而行的「無為法」。有關「無為法」,請參考第二十八章:「將欲聚天下,而為之。」註解。
[9]而:且也,又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而,且也,又也。」《經詞衍釋、七》:「而,猶且也。」
[10]無以為:以無為也,用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無為法」也,用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而「沒有執知妄造」也。這裡是說「上德」是內外和表理合一,所說的理論和所作的行事是一樣的,所以「上德」內在是「無為法」,外在也是「無為法」;「上德」的理論是「無為法」,行事也是「無為法」。所以才會是「無為,又以無為」的「無為,而無以為」。
[11]上仁:最上等的仁也,最上等的仁愛也。因為要作比較,所以才會都拿「最上等」的來比,不能你拿「上仁」出來,卻要我拿「下德」出來比,也不能我拿「上德」出來,卻要你拿「下仁」出來比。所以這裡的比較為什麼沒有拿「下德、下仁」來比,就是這個原因。仁:愛也,愛人也,上相相親也,中心欣然愛人也,溫良利他也,即今所謂大愛也。《禮記.樂記》:「仁以愛人。」《禮記.經解》:「上下相親謂之仁。」《韓非子.解老》:「仁者,謂其中心欣然愛人。」
[12]為之:為也,有為也。意思是說「上仁」是以「有為法」,來「執知妄造」也,也就是說「上仁」的「所本」是以「有為法」也。老子神學凡出於「道、泛生神」而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的法門,即是「無為法」。「上仁」主張「仁」,《中庸》講:「仁者,人也。」《孟子.盡心下》也講:「仁也者,人也。」所以「仁」雖然算不上是反對「神本」的「人本主義」,但「仁」基本上是從「人」的角度來思考的主張,是一種屬人的「道德主義」,而不是屬神的「道德主義」。由於「仁」的根據是人,而不是神,所以主張「仁」的人,往往開口閉口都是舉「古人」或「先王」作為「道德」的例子。而主張「仁」者所講的「道」也多數是「古人」或「先王」的道理,而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,而張「仁」者所講的「德」,則是屬人的,從人自己身上修養出來的「德」,並不是來於神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。在老子神學中,這種屬人的「人道、人德」,並不是真理,而是人用「意識形態」建構出來的東西,這些「意識形態」完全是出自他們於領導人所主張的意識形態,而不是宇宙的「真理」,而他們所謂的「道統」,也全是由他們的意識形態所建構的,同樣不是屬神的。就像儒家所建構的「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武、周公」這些「古人」或「先王」的系統,並不是順服「道、泛生神」而形成的「道統」,所以當提倡「仁」的儒家隨著封建帝王之滅亡而潰散之後,他們的「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武、周公」的意識形態,也就跟著被掃到歷史的垃圾堆了,因為出自於人的「知」,所形成的「意識形態」都不是真理,不是真理必會消亡。在老子神學中,凡出於「道、泛生神」而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之法門,即是「沒有執妄造」的「無為法」。那出自於人的「知」,而形成的意識形態,像「仁、義、禮」等,就是「有執妄造」的「有為法」,先明白「無為法」和「有為法」的區別,才能夠看懂本章所講的道理。
[13]而:卻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而猶乃也,一為卻之義。」
[14]無以為:以無為也,用「無為法」也,用「沒有執知妄造」也,意思是說「上仁」的「所行」是以「無為法」也。特別要注意的是「上仁」所使用的「無為法」,和「上德」所使用的「無為法」,雖然然同樣叫作「無為法」,但是內容卻不同。「上德」的「無為法」是本於「道、泛生神」,完全排除人的「知」和「意識形態」,所以「上德」無論是「所本、所行」都是真正的「無為法」;而「上仁」的「無為法」卻是本於人的「知」和「意識形態」,所以其本質是「有為法」,雖然「上仁」在所行之上,展現了十足「無為法」的誠意,但是由於「上仁」所本的是「有為法」,所以「上仁」的「所本、所行」形成了矛盾,也根本就行不通。這就是為什麼聖師老子講「上仁」雖然有「無為法」的誠意,卻仍是「失道、失德」的原因。《莊子.天運》:「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,老聃曰:夫播糠眯目,則天地四方異位矣!」聖師老子講孔子是被「仁義」這個「粃糠」弄傷了眼睛,所以孔子就算再有誠意去「愛人」,但是孔子的「仁義」本身就是人的「知」所形成的「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這個「有為法」早就壞了孔子的眼晴,讓他看不清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理,所以孔子就算再有誠意去「愛人」,也只會搞到天下不安。我們看後世的儒家,成為封建帝王極權統治的最大支持者,甚至最後援佛入儒,把儒家的「命性論」妄改成佛教的「心性論」,也毫不遮掩,就可以知道「知」所形成的「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是會隨著人的不同,而不斷改變,而根本不具真理性的。
[15]上義:最上等的義也,最上等的義氣也。「義」是專講人和人之間的「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」,「義」看正邪是非,合正理者是,不合正理者非,但最後多淪為我是人非、我正人邪,甚至到了最後,把仁愛全拋光了,殺人放火全都有「義、義氣」作為藉口,至此「義」的初始價值,就全盤瓦解了。所這這個「義」是人的「知」和「意識形態」所造作而得,完全以當事人的「意識形態」作為標準,所以「義」無論是「所本、所行」都是百分之百的「有為法」。義:正也,理也,宜也,裁斷合宜也。《釋名.釋典藝》:「義,正也。」《荀子.王制》:「分何以能行,曰義。」注「義,謂裁斷也。」《禮.曲禮上》:「道德仁義,非禮不成。」疏:「仁是施恩及物。義是裁斷合宜。」
[16]為之:為也,有為也。意思是說「上義」是以「有為法」,來「執知妄造」也,也就是說「上義」的「所本」是「有為法」。
[17]而:且也,又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而,且也,又也。」《經詞衍釋、七》:「而,猶且也。」
[18]有以為:以有為也,用「有為法」也,用「有執知妄造」也。也就是說「上義」的「所行」也是「有為法」。這「上義」就是蠻橫地以他的「意識形態」來「分辨正邪、裁斷是非」,所以他無論是「所本、所行」全都是以他的「意識形態」作標準。
[19]上禮:最上等的禮也,最上等的「禮法」也。「禮」是講「貴賤儀式」的,也就是講上下貴賤的階級之別的儀式,這種儀式把人分出上下貴賤,並且下賤者必須依上貴者所規定的儀式向上貴者行特殊而卑屈的禮,尤其是宋明儒家所倡導的禮教,更是綿密而縱深,下層弱勢人民往往成為身心受辱,甚至因而致死的最大的受害者。所以「禮」是極端的階級意識形態所產生,並不是人和人之間彼此平等誠敬的禮貌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禮,儀式也,表敬意之儀式也,上下貴賤之別也。」《書.皋陶謨》「天秩有禮。」疏:「王肅云:五禮,謂王公卿大夫士。鄭玄云:五禮,天子也,諸侯也,卿大夫也,士也,庶民也。」
[20]為之:為也,有為也。意思是說「上禮」是以「有為法」,來「執知妄造」也,也就是說「上禮」的「所本」是「有為法」。
[21]而:如果也,若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而,猶如也,若也。」
[22]莫之應:莫應也,不回應接收他們的「禮法」也。莫:無也,不也。《集韻》:「莫,無也。」《書.伊訓》:「亦莫不寧。」傳:「莫,無也。」之:用於加強語氣也。應,和也,受也,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應,和也。承諾,答和之意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應,物相應也。」《戰國策.秦策》:「楚之應之也必勸。」注:「應,和也。」
[23]則:就也。則,用於判斷句表示肯定,「就」也。
[24]攘臂而按之:奮出臂膀將人按壓在地;表示用暴力迫害別人,以逼迫別人屈服於他的「禮法」。攘臂,奮臂而起也。古人袖子很長,所以在遇到特殊情況,或要表達強意見,或抓握東西,或持刀槍、或用徒手打鬥時,必須要把手臂伸出來使用,就要捲起袖子而揭出臂膀,這就是「攘臂」,「攘臂」一般是指,比較不平常而帶有情緒的動作。攘:揭也。《孟子.盡心下》:「馮婦攘臂下車。」臂,手臂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臂,人體自肩至腕之稱。」而,以也。按,下也,抑也,控也。《說文》:「按,下也。」段注:「按,以手抑之使下也。」《廣雅釋詁》:「按,下也。」《管子.霸言》:「按疆助弱。」注:「按,抑也。」《字彙》:「按,控也。」之:指「莫之應」的人。
[25]故:所以也,因此也。
[26]失道:背棄失離「道、泛生神」也。失,遺也,喪失也,離也,背離失離也,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失,去也,縱也,喪失也。謂喪其所得,或其所應得也。」《增韻》:「失,遺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失,縱也。」段注:「在手而逸去為失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離,失也。」《國語.周語下》:「聽淫日離其名。」注:「離,失也。」
[27]矣:表感嘆的語尾助詞。
[28]而後:然後也,以後也,後乃也,然後就有也。這裡是講那些背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人,當他們背棄背棄「道、泛生神」之後,就會把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丟棄在一旁。然後整天群聚在一起大談如何可以避開「道、泛生神」而獲得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而高倡「靈洗、靈修、通靈、附靈、靈異、修煉靈力…」等。他們這種種企圖遮掩「道、泛生神」,避開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,試圖用其他邪行去奪取偷取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再假裝自己獲得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之澆灌,也擁有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的「背道貪靈、背神貪靈、棄道吃靈、棄神吃靈」的劣行,對老子神學而言,就是一種對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偷竊,但他們在「道、泛生神」那裡,什麼也偷不到,只是他們不斷欺騙自己,也不斷欺騙世人說他們身上得到了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,所以他們不但欺騙了自己,同時也欺騙了世人,他們的生命最後也必將被「道、泛生神」所捨棄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而後,然後也,以後也,後乃也。」
[29]夫:發語詞。
[30]者:指事之詞,這裡指禮。
[31]忠信之薄:「真情與誠信」的「淺薄偽飾」。忠信:誠信也,真情與誠信也。忠:敬也,盡心也,誠也。《說文》:「忠,敬也,盡心曰忠。」《荀子.禮論》:「其忠至矣。」注:「忠,誠也。」信,誠也,敬也,不疑也,實也,信實也,信用也。《說文》:「信,誠也,從人言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實,誠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信,敬也。」之,的也。薄:淺也,淺薄也,飾也,偽飾也。《淮南子.齊俗訓》:「煩挐澆淺。」注:「淺,薄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薄,猶飾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飾,假託也。」
[32]而:與也,及也,以及也。《經傳釋詞.七》:「而,猶與也,及也。」
[33]亂之首:「反逆叛亂、兵災內戰」的「罪魁禍首」也。亂,反逆叛亂背道也,兵災內戰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反逆、叛亂、背道也。」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以恤禮哀寇亂。」注:「兵作於外為寇,兵作於內為亂。」之,的也。首,魁帥也,這裡指「罪魁禍首」也。《正字通》:「首,魁帥也。」《禮記、檀弓》:「毋為戎首。」
[34]前識:前導之知見也,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也,「居於先導地位」的「高級意識形態」也。「前識」是由「知」所形成的「意識形態」中的最高級者。這些「高的意識形態」,就是以「仁、義、禮」最為代表,現在佛教高倡的「大愛」與「仁」無異,民間社會高倡的「義氣」,即是「義」,政府政界高倡的「禮貌」,即是「禮」,這「仁、義、禮」百世不衰,就因為「仁、義、禮」是人類「意識形態」中的最高級者。前,在先也,導也。《正字通》:「前,先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前,導也。」識,意也,意識也,分別心也,知也,認識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識,意也,能分別是非之心意也。」《文選.顏延之.五君詠詩》:「識密鑒亦洞。」注:「善曰:識,心之別名,湛然不動謂之心,分別是非謂之識。」《說文》:「識,一曰知也。」《玉篇》:「識,識認也。」
[35]道之華:冒充「道、泛生神」來矇騙世人的「花樣假象」。之,的也。華,花也,虛浮也;「花樣假象」也。《說文.華.段注》:「俗作花。」《文選.張協.七命》:「於是徇華大夫聞而造焉。」注:「善曰:華,浮華。」
[36]而:與也,及也,以及也。《經傳釋詞.七》:「而,猶與也,及也。」
[37]愚之首:「無明愚昧」的「罪魁禍首」。人類之所以變得「無明愚昧」,就是因為「仁、義、禮」這些講「大愛、義氣、禮貌」的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,被某些人說得天花亂墜,因而遮蔽並且取代了「道、泛生神」,所以人類再也見不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,因而妄以為「仁、義、禮」可以解決人類世界的問題。使得很多誤信「仁、義、禮」的人,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這些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所蒙蔽,而不知不覺被劃為低賤的下層階級,而被權貴階級終身奴役,所以「仁、義、禮」這些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,是帶給世界「無明愚昧」的「罪魁禍首」。愚,無所知也,鈍也,愚昧也。《一切經音義.二十二》:「愚,無所知也,亦鈍也。」
[38]是以,所以也,因此也。
[39]大丈夫:有志氣的人也,這裡是指有志節的人也。《史記.高祖紀》:「嗟乎!大丈夫當如此也。」
[40]居:處也,立身於某處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居,處也,謂所處之位也。」
[41]其:彼也,指「堅固實在」的,以及源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情與誠信」也。
[42]厚:不薄也,這裡引申為「堅固實在」也。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,可以讓人站得穩、看得遠.走得平安長久,所以說是「厚」。《玉篇》:「厚,不薄也。」
[43]而:唯也,唯獨也。《經詞衍釋.七》:「而,猶唯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唯,獨也。」
[44]薄:淺也,淺薄也,飾也,偽飾也。這裡指「淺薄偽飾」的「貴賤儀式的禮」。
[45]實:誠也,真也,實學也,真理務實而能經世致用的學問也,這裡指「真理實法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是「實學」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實,誠也,真也。」
[46]華:花樣假象也,虛學也,假偽務虛而無益於經世致用的學問也。這裡指「仁、義、禮」這些「先導的意識形態」是「虛學」也。
[47]去彼:去除不好的。這裡指去除不好的「仁、義、禮」去:除也。《集韻》:「去,徹也。」《論語.鄉黨》:「去喪無所不佩。」集解:「孔注:去,除也。」彼:非也,不好的也。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彼,假借為匪,實為非。」《詩.小雅.釆菽》:「彼交匪舒。」《荀子.勸學》:「匪交匪舒。」非:惡也。《淮南子.脩務訓》:「立是廢非。」葉按:「立是廢非,與去彼取此義同。」
[48]取此:擇取好的。這裡指採取好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。取:擇用也,選擇也。《漢書.賈宜傳》:「莫如先審取舍。」注:「師古曰:取,謂所擇用也。」此:是也,好的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此,是也;一為『是非』之『是』。」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此以效仁,非以為治也。」葉按:「此以效仁,是以效仁也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